日期:2022-08-03 17:31:13
據報道,
8月2日發生2起疑似燃氣泄漏爆炸事故:
8月2日凌晨5點50分,上海浦東新區上鋼三村一戶居民家中發生燃氣爆炸。
據了解,發生爆炸的居民樓是5層磚混結構居民樓,爆炸位置位于1樓的一戶居民家中,疑似為燃氣管道泄漏發生爆炸。所幸,當時正處于該房屋內的4名人員均無生命危險,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。
回憶事發經過,事發樓棟居民仍心有余悸。多位居民告訴記者:“當時正在睡夢中,忽然聽到一聲類似雷暴的巨響,緊接著就是整棟房子都在晃?!鳖櫜簧喜榭辞闆r,居民們大都穿著睡衣就趕緊從樓內撤離,此時他們才發現1樓的居民家發生爆炸,氣浪震碎了臨近居民家中窗戶。
此外,有居民告訴記者,發生燃氣爆炸的房屋或為群租房,居民懷疑其中或有過違規燃氣改造。記者注意到,事發后,燃氣公司工作人員也在現場排查居民樓內情況。
補充:
你知道什么是群租房嗎?
▼▼▼
群租房搜索
即把房子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房間,再以便宜的價格分租給多人。高密度的群租房,存在著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。近年來,這些被稱為蝸居、蟻穴群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,已成為轄區消防一大難題。
群租房安全隱患有哪些
1.線路復雜,火災隱患
群租房內多設置了大量的家用電器和拖線板,線路雜亂,多條電線被雜亂地掛在墻上,有的電線在空中打結,有的電線外皮已經破損脫落,嚴重危害住戶個人身體和財產安全。
2.煤氣亂用亂放,易燃易爆
不少租戶為了圖方便,使用“熱得快”燒水,且將煤氣罐放置在過道上,幾戶人家共用一個煤氣灶做飯,煤氣罐使用頻繁,使用人員繁雜,始終處于無人檢查維護的狀態,極易導致煤氣泄漏而引起爆炸、火災等。
3.改造不合理,倒塌威脅
一些房東受利益驅使,人為的改變原來的房屋結構,本來只住1戶人家的房屋,通過分隔可以住進幾戶甚至十多戶人家,其中隱藏了不少消防安全隱患。房子原本的構造被破壞,承重墻難以承受墻體重量,就容易發生倒塌事件。
不規范的群租房,
不僅是將自己和別人置身于危險中,
一旦不注意發生火災,
房東、租客都是在犯罪。
關于群租房,房東、租客一定要注意:
群租房注意事項
租客注意事項
1、應嚴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規定,不得擅自增加居住人數、擅自轉租、擅自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;對發現的火災隱患應當自行或者通知房東消除。
2、要自覺遵守消防法規,不超負荷使用電器,不私拉電線,嚴禁將電動車及其蓄電池放入室內或在室內充電!安全使用燃氣,不在室內、陽臺、或樓道內等地堆放雜物。
3、自覺維護樓道內的消防設施、器材,不占用或封堵樓梯走道或出口;發現火災要迅速報警,起火后要第一時間逃生,不要貪戀財物。
4、租戶可在房內配備手電筒、防毒面罩、逃生繩和滅火器。這4件物品有消防“四寶”之稱,滅火逃生時大有用處。
房東注意事項
1、消防通道、樓梯必須保持暢通,安全出入口可隨時從室內開啟。
2、房間嚴禁使用可燃材料間隔。
3、每套獨立的出租屋單位應設置隨時可從室內開啟的應急逃生出口;若套間內無法設置應急逃生出口,必須在各樓層(首層除外)公共區域設置應急逃生出口。
4、未設置室內消防栓或消防卷盤的出租樓宇,每套獨立的出租屋單位應至少配備1具滅火器。若套間內未配備滅火器;必須在各樓層公共區域設置滅火器材點,每個滅火器材點至少應配備2具滅火器。同時還要定期開展防火巡查,對滅火器及消防設施應該定期進行維護檢修,確保消防設施完整好用。
5、廚房應單獨設置(廚房單獨設置是指廚房與住人居室之間采用磚墻分隔)。若無法單獨設置廚房的,不得在消防通道、住人居室內明火煮食。
6、房間內不得設置住人木閣樓和3層以上的床位。
7、人均居住面積不得少于5平方米(居住面積單位指住人居室的面積)。
8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(如汽油、煤油、天那水、酒精、液化石油氣、氫氣等)。
9、不得亂拉亂接電線、不使用違規電器。
10、廚房、衛生間、陽臺等不可以出租給他人租住。
11、嚴禁出租房屋作“二合一”、“三合一”(居住、生產、倉儲)場所使用。
同一天,江蘇蘇州。
網友爆料吳江區龐山路一賓館發生爆炸,現場一片狼藉,人員情況不明,新黃河記者就此事求證蘇州市應急管理局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爆炸點不是賓館,是一個小吃店,現場有兩人受傷,已送醫院治療。
據吳江開發區官微發布通報:
8月2日上午8時25分,江陵街道龐山湖社區鑫隆花園A15棟沿街一店鋪發生疑似燃氣泄漏爆燃事故,應急、消防、公安、衛健等部門迅速趕至現場處置救援。事故造成2名人員受傷,相關人員已送醫院治療,傷勢平穩。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。
6月份以來
湖南、江蘇、內蒙古、山東
遼寧、天津、河北、北京等地
接連發生9起燃氣爆炸事故
共造成6人死亡80人受傷
這些事故短時間內頻發
暴露出燃氣設備、管線閥門
檢修更換不及時
公眾燃氣安全意識、防范能力不足
等問題
7月4日下午
國務院安委辦在京召開
全國燃氣安全防范專題視頻會議
決定從即日起至10月底開展
燃氣安全“百日行動”
銘記事故教訓
安全警鐘長鳴